跨国车企一季度销量遇冷,中国车市将成为避风港?
随着国内形势有所好转,跨国车企对中国市场的倚重将加大 。最近 ,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正式动工开建,新工厂将在2022年实现量产。日本三菱铝业株式会社与江苏亚太轻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协议》,拟在中国合资设立新公司 ,共同推进轻量化铝材零部件业务在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
月车市零售销量同比下滑25%的现实,不仅创下了车市15年来首月的最大下滑幅度,也再度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中国车市 ,前景添上更多的不确定性 。而乘联会作出的最坏预计是,车市1-2月的零售量累计将下滑在25%以上。疫情的蔓延让全国各地车企以及生产基地的复工时间,一推再推。
自2月17日起,丰田汽车在华工厂正式复产 ,丰田汽车是在华日系车企中生产和销售恢复最迅速的车企,3月销量达到2万辆,是首个重回10万辆月销量的日系汽车品牌 。今年第一季 ,丰田在华销量为21万辆,同比下降21%,而同期中国车市整体销量跌幅超过四成 ,大多数日系车企下滑逾三成。

“报复性消费”是不存在的,车市复苏还差些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像汽车这样的大宗消费不存在“报复性消费”的原因。对如今的中国车市来讲,政策的激励必不可少 ,但效果很难再立竿见影。也许在绝大多数消费者眼中,补贴2000元、3000元哪怕是10000元,已经无法左右他们购车决策 ,而关键还是如何恢复消费者的购车信心 。
然而,正如《钟叔驾道》在3月底文章——《三线城市青年:报复性消费?报复性存钱还差不多》所指出的,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将让人们的钱包大幅缩水 ,消费能力大不如前,并且还将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产生变化。因此,短期的 、小幅度的报复性消费可能会出现 ,但更多人将保持理性态度。
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 。疫情中,人们始终对车市有一种期待 ,期待疫情过后不仅会填平前期跌去的份额,一举收复失地,还会出现快速拉升创出新高 ,出现所谓报复性消费。
乘联会认为,随着国外疫情蔓延和长期化趋势,消费者应对疫情常态化举措推动对私车需求的进一步刚性增强 ,近期购车需求相对较好,但受宏观经济和财务状况影响,消费者购买汽车这类大宗商品将会更加理性,因此 ,汽车不可能出现爆发性的报复消费,而是会出现一个长尾效应。
比起“报复性消费 ”,更多人可能更会选取“报复性存钱” 。 这很能说明问题:报复性消费需要的是有是足够的消费能力。 “疫情过后 ,你会报复性消费吗?”有微博在线调查显示,一些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会。说“不 ”的理由有两种:一种反问“报复性消费,拿啥报复”;另一种则表示“好不容易在家省点钱” 。
销量腰斩,四度换帅,北汽新能源还没找到转折点
自2019年郑刚从北汽新能源离任至今 ,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内, 北汽新能源已经四易其帅,从马仿列到刘宇 ,再到新上任的代康伟,没有一位任期超过两年 。
一季度少卖41万销量,新势力距离追上BBA反而越来越远?
〖壹〗、实际上,新势力们与BBA之间的差距 ,是巨大的。看表面,新势力表现还行 只谈眼前的事实,展开一下今年一季度的销量,最直观 。宝马集团 ,今年一季度在国内市场销量197万辆;奔驰今年一季度在国内市场销量189万辆;奥迪今年一季度在国内晒黑市场销量169万台。以上,BBA三家交出的一季度销量,虽有一些下滑 ,但仍有较大的市场体量。
〖贰〗、销量表现惨淡:BBA的电动车型销量远低于新势力。例如,奔驰EQS今年前5月累计销量仅497辆,而高合HiPhi X月销量稳定在300辆以上 。新势力的反超与突破技术自研与创新:新势力在辅助驾驶技术 、场景化功能等方面实现突破。
〖叁〗、数据显示 ,2023年奔驰的国内销量成绩为75万,2024年这个数据是74万,销量下滑了1万。投射在单月销量上 ,平均每个月的交付量比去年减少了4000台 。终端费用方面,奔驰不少车型的终端折扣放大。
本文来自作者[靖景川]投稿,不代表点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ianpa.com/zheh/202511-4442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点啪号的签约作者“靖景川”!
希望本篇文章《【2021一季度汽车销量,2021一季度汽车销量多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点啪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跨国车企一季度销量遇冷,中国车市将成为避风港? 随着国内形势有所好转,跨国车企对中国市场的倚重将加大。最近,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正式动工开建,新工厂将在2022年实现量产。日本三...